12月16日,第三批东莞市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重点文化企业授牌仪式在松山湖举行。3园区和6企业获2016年市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和重点文化企业认定。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潘新潮为9家认定单位授牌。
全市已认定15家市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
为推进我市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市名城办组织开展了2016年东莞市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和重点文化企业的认定工作,共有9家单位通过最终评审,获得认定。
它们分别是园区类:33小镇文化创意产业园、万科769文化创意产业园、大家艺术区;以及重点文化企业类:广东酷乐互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智高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虎彩印艺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天元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尺度室内设计有限公司、东莞市和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据统计,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011年的193.98亿元上升到2015年的320.41亿元,年均增长13.4%,占全市GDP的比重从4.1%上升至5.11%。2015年有规模以上文化企业664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文化产业体系。
目前全市已经认定了15家市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建设了粤港澳文化创意产业实验园区、东莞市互联网产业园、凤岗婚庆文化产业园、东莞市创意产业中心园区、东莞艺展中心、万科769、大家艺术区、工农8号等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业园区的聚集作用和带动作用逐渐显现。
园区企业符合条件最高补贴租金5万元/年
2010年至2015年东莞共有85个项目先后获得国家、省、市三级文化扶持和奖励。成立了东莞市首个政府引导性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扶持了一批文化企业。
潘新潮指出,此次授牌的9家单位,正是全市近年来文化产业发展的优秀代表。根据《东莞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定,凡获得市文化名城建设领导小组认定的市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目前有3批共15个),其园区内入驻的文化服务业企业,符合相关条件的,可获得最高45%的租金补贴,每家企业每年补贴总金额不超过5万元。
接下来,名城办会与这些园区(基地)签订书面授权协议,正式执行。这也是我市扶持园区(基地)发展、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举措。
根据“十三五”规划(送审稿),到2020年,我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将达600亿元以上,占全市GDP比重达6.5%以上,文化产业总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产业升级加快推进,园区档次明显提升,品牌企业不断壮大,服务配套逐渐完善,拥有一批在国家、省叫得响的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和品牌文化企业,打造成为我市重要的支柱产业,建成全国现代文化产业名城。
相关新闻
东莞文化产业发展促进会成立
本报讯(记者吴碧华)12月16日,由市委宣传部牵头,东莞十二家文化企业联合发起、逾百家文化企业加入的“东莞市文化产业发展促进会”(以下简称“文促会”)成立大会召开。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潘新潮为会长单位广东33小镇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颁发牌匾。
Via东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