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下属单位 > 中共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作委员会(党建频道) > 组织生活
松山湖第一小学党支部:“生态化教育”让学生站在教育中央

在松山湖第一小学的空中农场,学生小林正与同学为蔬菜培土施肥;不远处的信息技术课上,几个孩子正围坐在一起分享编程课程心得;教学楼里,以“蒲公英”“小蜗牛”“满天星”命名的生态教室传来阵阵讨论声......近年来,松山湖第一小学以党建为引领,将“与生态同行,为成长奠基”的办学理念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在教师队伍建设、学生成长培养、课程体系构建三个维度创新实践,打造出“生态化”普惠教育品牌。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松山湖第一小学党支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党建+”模式创新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让鲜红党旗始终飘扬在育人一线。

党建+队伍建设,打造“红色先锋矩阵”

在松山湖第一小学的教师队伍中,党员教师既是教学骨干,也是育人先锋。在党支部书记蔡敏胜看来,生态化教育的根基,在于拥有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教师队伍,让党员教师成为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鲜明旗帜。

松山湖第一小学党支部成立于2018年11月,现有党员(含流动党员)69名,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100%,35岁及以下党员占比56%,呈现出高学历、年轻化的鲜明特征。近年来,松山湖第一小学党支部先后斩获“东莞市中小学党组织书记思政课大比武精品课”“松山湖青年校际辩论赛冠军”等多项荣誉。

以“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为目标,松山湖第一小学党支部创新构建“专家引学+书记领学+多元践学”三维学习体系。通过“名师大讲堂”邀请专家开展专题报告,以“书记讲党课”强化思想引领,依托“党员学习角”促进常态交流,定期组织参加“阳光雨党课”、推送“学习强国”优质文章等,持续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今年以来已推送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每周学32期,党员参与率达100%。

学校党支部注重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与师德师风委员会联动打造“弘扬教育家精神”专栏,深入宣传王丹丹、黄蕊等党员教师的教育事迹;通过组织参观东江纵队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引导教师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在思政教育阵地,学校党支部充分发挥“头雁效应”。今年2月,蔡敏胜执教的《块头大不等于强》入选2025年东莞市中小学党组织书记(校长)“思政课大比武”百节精品课。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党员教师争当“四个引路人”,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开展“党建+帮扶”活动,选派骨干党员赴结对学校开展示范教学,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党员教师带头发表论文、参与课题,蔡敏胜被评为“广东省中小学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多篇研究成果在核心期刊发表。

松山湖第一小学始终把牢“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推动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同频共振。在这里,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正成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

党建+立德树人,构建生态化教育体系

“在一个良好的教育生态系统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人与环境、人与课程……相辅相成,互为依托,水乳交融,在这样生机勃勃、良性循环的生态里,孩子的成长犹如花朵遇到春天一般,就成了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在蔡敏胜看来,学校好比一个生态系统,要让儿童站在教育正中央。

在松山湖第一小学,由学校党支部牵头落地的“三原色成长卡”德育评价体系已成为学生成长的“导航仪”。红、黄、蓝三原色评价卡分别对应着仁爱、笃行、博学三种评价维度。这一评价体系,将“道德行为、自我管理、学习能力”纳入评价标准,让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自身价值。

在“党建+课程”融合创新方面,学校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打破传统学科壁垒,系统构建特色课程体系。党员教师率先垂范,深化课改行动,牵头开发“我爱你,中国”系列爱国课程。从“字正腔圆中国话,自信担当中国娃”到“介绍大美中国,做中华传承人”,再到“宣扬莞香文化,传承非遗精神”......学校深化课改行动,贯穿全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形成“红色基因+学科融合+实践育人”的特色模式。

目前,学校已形成科学、艺术、人文、体育四大类课程群,开设课程90余门,还有弦乐、健美操、击剑等10余门特色课程,构建起多元立体的课后服务“课程超市”。2024年,学校获评东莞市第一批课后服务示范校。

此外,松山湖第一小学还将红色基因融入学生的成长过程,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校利用主题班会、升旗仪式、校园演讲、红色研学等活动,逐步构建起由“点”到“线”、聚“面”成“体”、多“体”联动的思政教育场景。

在松山湖第一小学党支部的引领下,学校将“开学思政第一课”作为铸魂育人的重要载体。每学期初,由蔡敏胜带头,组织党员骨干教师精心设计课程内容,将党的二十大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融入开学第一课。

“教育要像阳光雨露一样普惠每一个孩子。”蔡敏胜介绍,学校还整合校内外资源,打造“生态教室”“儿童生态图书馆”“空中农场”等特色空间。从课程到环境,以党建赋能生态化教育,为学生全面发展筑牢根基。

党建+品牌创建,打造特色教育生态

从基础性“托管服务”转向综合性“教育服务”,从单一的“生态教育”拓展为系统的“生态化教育”,松山湖第一小学将党建成果转化为办学特色,推动学校实现从“生态学校”到“生态化教育品牌”的跨越式发展。

学校党支部以生态化教育为基础,打造“一间生态教室”品牌,以蒲公英、小蜗牛等主题教室为载体,创新打造富有生态元素的育人空间,将“尊重每一个孩子”的理念具象化,实现环境、文化、课程三位一体协同育人。

在深化党建品牌建设方面,学校精心培育“红烛暖心·融合筑梦”品牌活动,联动全学科教师,组建以党员教师为主的“暖心教师团”。豆理云、潘丽萍等11名党员教师积极参与,从学业帮扶到心理关怀,为特殊需求学生提供帮助。

孤独症女孩小李(三年级)语言天赋突出、热爱表演,但存在情绪失控、社交障碍等问题。教师团通过观察分析,制定干预策略,将情绪调节和社交训练融入她喜欢的音乐与角色扮演中。经过一对一辅导,小李逐步学会用深呼吸等方式控制情绪,课堂表现显著改善。

“令人惊喜的是,小李的社交能力有了质的飞跃。她不再羞涩,而是能够主动和别人打招呼,甚至交到了几个好朋友。每当学校举办文艺活动时,她总是最积极的那个。”教师团成员陈碧云说。

像小李这样的转变并非个例,在“红烛暖心”项目中,已有数名特殊需求学生在党员教师的个性化辅导下获得显著成长。

在党建引领下,松山湖第一小学创新打造的“生态化教育”体系焕发出蓬勃生机,其探索的党建与教育融合模式,正为松山湖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教育动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TOP】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