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广东医科大学东莞校区800名师生带着预约信息有序进行新冠疫苗接种,这是松山湖移动接种点首次开展大型新冠疫苗接种

根据前期预约情况,广东医科大学共有约1.3万师生愿意参与疫苗接种,计划将在7天内完成接种。首次压力测试共接种师生800人,明日将有2500支疫苗到位。
松山湖疾控中心丘志成介绍,本次接种为松山湖移动接种点首次开展大型新冠疫苗接种,此次压力测试,将为后续的接种工作流程、人员安排等提供参考。
接种点现场设有候诊区、咨询登记区、接种区、留观区、疑似异常反应处置室等,学校师生根据接种点标识指引,按照“候诊—咨询登记—接种—留观”的接种流程前往各对应区域,有序接种。
完成接种后,师生被要求在现场留观30分钟。留观区共配置150张留观座椅,并配置东华医院派遣的临床医生负责观察受种对象情况。除此之外,现场还配置一台120救护车,以应对特殊情况发生。
广东医科大学副校长丁元林在现场接种了疫苗,他表示,接种全程自己也比较放松,没有出现不适。
现场医护人员提示,接种后3天内不喝酒和不做剧烈运动,建议多饮水、注意休息。师生若在回家后出现不良反应,要及时报告接种点工作人员,必要时及时就医。
“在提前对疫苗接种做了一定了解后,我基本上是以乐观的心态来接种的,留观期间也没有出现什么不适。”本批第一位接受新冠疫苗接种的广东医科大学学生蔡欣怡说。
此次松山湖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组由松山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广东医科大学共同组建,其中包含综合协调组、条件保障组、接种临床组、教工接种组、学生接种组、信息维护与接种宣传组、安全保卫与急救组等7个工作组。
疫苗接种现场共安排30名专职登记接种医务人员与5名专项管理负责人负责现场的接种工作。除此之外,疾控中心还培训了200名志愿者,并每天安排80名志愿者与20名安保后勤参与到现场接种工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