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耗水平低于大部分全国同类高新区,政企共建了一批优质节能示范项目,率先建立企业节能减排监控中心……松山湖的低碳成就获得国家级的“点赞”。近日,国家工信部网站公示了首批通过审核的“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名单,全国共55家,我市松山湖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功入选,成为我省目前首个入选的园区。
据悉,这也是继东莞成为全国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之后,我市在低碳发展之路上再度迈出的重要一步。业内专家认为,这将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松山湖在全国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带动园区及全市低碳经济模式的建设。
入选首批国家低碳试点园区
去年10月,工信部和发改委联合印发《关于组织开展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到2015年,全国将创建80 个特色鲜明、示范意义强的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打造一批掌握低碳核心技术、具有先进低碳管理水平的低碳企业,形成一批园区低碳发展模式。
根据工信部网站通知,目前两部委对这一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评审工作已完成,第一批55家申报园区予以公示。本次与松山湖一同入选的还有中关村永丰产业基地和苏州工业园等国内知名园区。
事实上,这是一份含金量颇高的试点名单。根据申报流程,由省级工业和信息化等主管部门对各工业园区的申报情况进行联合初选,确定2-3家推荐名单报送国家有关部门审核。这不难看出,松山湖一开始就在全市和全省表现出了极强的竞争力,最后在全国近百个单位中脱颖而出。
松山湖模式或将推向全国
入选园区将获得何种优惠或扶持呢?按照计划,试点园区碳排放强度要达到国内行业先进水平,符合国情的先进低碳管理模式向全国推广。也就是说,松山湖的低碳管理模式将成为典型走进全国的视野。
据悉,获得批复的试点园区,将挂牌“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单位”,正式启动试点工作。完成各项试点工作任务,并达到国家低碳工业产业园区标准的单位,经验收合格的园区授予“国家低碳工业园区”称号。
此外,入选试点单位还将在低碳产业发展上获得权威的智力支持。据了解,国家有关部门还成立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工作专家组,充分发挥有关院士、专家作用,协助开展试点园区的评审、推荐、评估和审核验收等工作,指导试点园区编制实施方案,为试点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撑。
同时,政策还支持将试点园区创建纳入所在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及工信化发展规划中。
东莞市清洁生产科技中心主任刘治猛教授认为,此次入选将为松山湖和东莞发展低碳工业带来新的机遇,将会使得未来入驻松山湖园区企业具有更高的科技含量和低碳品质,全市可以以此为契机开展碳源等相关排查,为发展低碳工业和产业转型提供决策依据,松山湖的低碳工业模式或可以带动全市和辐射珠三角产业转型。
将设低碳发展资金
如何创建好试点工作?根据相关要求,松山湖将开展一系列创新的工作,经过一段时间建设,将基本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低碳生态型工业化产业基地建设目标。
松山湖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首先要总体把控,清点家底,例如对园区产业区碳源和碳汇现状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编制碳排放清单,建设松山湖产业区区域能源数据统计和管理体系,掌握区域能源消费结构和能耗水平。”在此基础上编制园区低碳发展指标体系,规范企业碳排放认证标准和认证程序,同时编制集经济性、适用性、安全性、低碳性为一体的重型工业厂房建设导则。
在产业选择上,松山湖将重点推进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材料、生物技术的发展,建设若干个特色“节能环保示范园”、“新兴信息产业园”等园区。此外,通过智能电网示范、分布式供能系统推广、高效技术和节能产品应用等提高工业能效,将在园区大力推广普及节能产品、建设节能技术服务体系、推广新能源汽车和探索园区汽车共享模式。
同时,松山湖将积极打造低碳示范龙头企业,松山湖鼓励园区企业结合自身特点制定低碳发展方案,将重点争取更多国内龙头项目落户,争取创建1-2家国家级低碳企业,打造若干各具特色的循环经济示范基地。
据悉,为了鼓励扶持企业,松山湖也将创新性地在科技发展专项资金中设立低碳发展资金,每年拿出部分资金用以支持产业区重大低碳示范工程,为企业争取国家和东莞市节能减排项目进行配套,对规模利用新能源和节能产品的企业进行适当补贴。
■深度揭秘
“四大法宝”显威力 助松山湖脱颖而出
新闻中心记者通过对此次申报有关负责人和东莞市清洁生产科技中心专家进行采访,揭开了松山湖在全国脱颖而出的神秘面纱:高端产业集聚、低能源消耗、优质示范项目和良好管控能力成为松山湖入选的“四大法宝”。
对松山湖来说,“新”是一个很大优势,园区产业规划等具有前瞻性,产业发展方向符合低碳产业的要求,本次正是高端电子信息产业特色明显通过试点审核的。据介绍,松山湖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尤其是新一代通信产业、新型显示LED产业和物联网及云计算产业是园区支柱产业,在东莞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说到低碳肯定肯定绕不开能耗水平,由于松山湖园区以环保审批为手段,提高项目准入门槛,确保入园项目技术含量高、自动化水平高、附加值高、能源消耗低、排放污染物少,资源消耗低于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和镇区。据统计,松山湖园区的能耗水平远远低于全国水平和同类的高新区的能耗水平。
目前来看,松山湖园区生产企业均签订了危险废物处理协议,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率100%;松山湖园区已完善市政污水管道,生活污水全部进北部污水厂处理,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100%。废弃物排放及综合利用水平各项指标均位于国内同类园区先进水平。
优质节能示范项目的带动作用也在松山湖凸显出来,松山湖一直鼓励企业开展节能工作,对于节能工作表现优异的企业给予奖励。据了解,已完成的节能项目中,如松山湖管委会A区办公楼就建设了光电建筑一体化应用示范项目,在玻璃幕墙上安装太阳能组件,总装机容量约为107.73千瓦,预计25年寿命期总发电量250万千瓦时,可节约标准煤9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492.5吨。企业方面,华为松山湖南方工厂建设4.032MWp光伏电站,采用并网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与火电相比相当于每年节约燃煤1817吨。
此外,松山湖专门成立了由管委会一把手牵头的节能领导小组,并建立高新区企业节能减排监控中心,通过技术手段,建立面向重点企业和大型公共设施的能耗与排放在线监控网络,改变传统依赖抽样统计和定性分析方式对监督管理所造成的“事后发现问题”、“亡羊补牢式管理”等现象,使园区内的节能减排的措施、手段、效果可视化,同时可以通过数据的分析,为进一步优化和调整提供依据和手段。
信息来源:东莞日报